Press enter to see results or esc to cancel.

icon

有效阅读方法论

减少崇拜心态 我早年每当阅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它意味着可能改变我的思维,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启蒙,又或者是一些理财思维的转变等等,我内心就会产生崇拜作者的强烈感觉,觉得这写的太好了,它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精神的愉悦。成年后随着智商和阅读经验的提高,这种感觉会变的慢慢减弱,原因在于虽然作者付出了时间和智力劳动创作了这本书,但是我自己也付出了对等的努力来阅读这本书,我的时间也投入进去了,我很强调我们要了解时间的妙用,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有时候比赚钱还重要,生命是有尽头的,我们每个人通过小概率事件来到人间只活一次,这是何等的价值啊。所以说,我和作者付出的应该是对等的,我有的只是感恩,没有崇拜心态。 提高阅读效率 通过这几年不断的阅读纸质书本经验,我渐渐的想通了一个比较节省学习的方法。以前想要学习新的内容总是要看书,花了不少时间,但是时间就是生命,花掉后就没有了,为不可再生资源。目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你要看的书太多,可时间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很多书里面的重要概念其实不会超过10分之一。现在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下其他读者的分析,专业人士的问答内容,作者自己的文章和视频浓缩版的精华内容,这样做真的会节省下很多宝贵的只活一次的命。 洞察作者的谬论 绝大多数市场上写商业成功案列文章的作者都有一个矛盾,或者说模糊不清的逻辑。他们通常会告诉你某家公司现阶段使用了一个什么特别招数,就突然得到了巨大浏览量,10万+的粉丝,特别高的销售额等等。你作为路人看完之后很受鼓舞,然后也模仿他们的商业模式或者套路复制了一下去执行,其结局是很悲催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这些作者只告诉你成功表现的现象,也许他们故意,还是无意的,这不好说。因为这些成功公司本身历史,创始团队都是有能力的,后面积累了各种力量,所以他们干什么都会有不错的结果。尽管方法论一样,放在刚出来创业的你身上是行不通的,你还没有熬过成年焦虑期呢? 鸡汤类书籍的问题 心灵鸡汤听起来很爽,但是却违背了现实生活的常识,鸡汤听起来很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现实生活的成功靠的是执行力,不是光想想就可以得到的。执行力靠的是每天坚持早起,锻炼身体,读书,工作,甚至是照顾小孩,这些都是每天要坚持的琐事,靠心灵鸡汤是解决不了的。如果喝了太多鸡汤,但是现实生活却没有处理好,反而心理上会出现巨大落差,这就是很多人感到焦虑的原因。 知识的背后逻辑 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发展是有逻辑和套路的,学校的考试也有这样的特点,特别是选择题内容都是有套路可寻的,只要你多加思考和总结经验,上网研究别人的经验,你就会能更加理解背后的原理,这样学习起来也更加有效率。哲学的背后就是逻辑学,所以学习哲学对于了解什么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万物的演化机制 我喜欢演化论逻辑,它告诉我这个世界的变化可能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是没有规律可掌握,用数学符号逻辑也模拟不来的,这就延伸出来了一种我怎么感觉商业典范的角度。我认为很多成功的商业光靠大量阅读什么商学院,管理学的书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的,其原因在于很多商业的成功可能也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只不过因为它们成功了,这些创始人就可以站在台上吹牛逼说当年自己是多么的金筹帷幄,指点江山。实际上我断言,他们可能偶尔也会在梦中突然惊醒,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就突然变的这么成功。因为连马云也曾经说过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当年的小公司会变成现在的巨无霸,他原本只想搞个中小企业而已,看来他还是个悟道之人。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评估美国股市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估美国股市风险一个重要的逻辑是对个人和公司债务到期分险的分析,其中主要大公司的债务风险分析是很重要的。试想一下大部分人会卖掉股票的逻辑,他们可能被某些”专家”影响,可能被某些来路不明的宏观和微观信息所套路,被媒体营销影响决策等等。但是,大部分的投资人应该都不笨,被以上信息套路割韭菜的应该不会占多数,除非是像比特币这样的已经丧失理性的套利交易,绝大多数人明明心里知道买比特币的风险,但是为了暴利还是搭上了这个不归路的末班车。 再试想下,假设一般情况下投资人都很理智,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被迫卖掉股票,其原因就是债务,因为债务到期而被迫卖掉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火线就是雷曼兄弟的债务问题而引发的连锁负面反应。索罗斯在他的金融练金术书里面早就说过,债务违规导致的一连串问题是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也是罪魁祸首。所以,研究主要大公司和政府的债务指标是一项要做的功课来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比如,本质上来讲,美联储因为印钞来购买不良金融产品就是一种欠债的行为,所以它的升息和降息对市场股价都会有一定波动影响,这后面是利息和通货膨胀的逻辑。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积极学习和所谓的’学习’不太一样?

假设你从小就喜欢思考人生,也喜欢阅读各种书籍,特别是哲学和科学类的,其中包括很多逻辑思维训练。你也喜欢旅游,冒险,有过一些具体的创业经历。那么这些能力的聚合实际上已经让你拥有了成熟的智商和分析这个复杂世界的能力。 下面说说为什么分析能力有时候比学习能力还重要? 假设你要通过一门大学考试,你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学习这门科目的内容,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意识的思维方法,学习的目的是理解每个科目具体名词所对应的内涵和概念,然后再通过复习在大脑里面形成理性数据把它记下来,之后形成长期记忆,方便你在考试的时候调用。 但实际上,如果你早年已经具备了以上的种种阅读能力和实际的人生经验,这些回答问题的能力也许早就存在于你的大脑里面。也就是说通过这些经验可以启动你的分析能力,通常考试考的是选择题,你是可以通过分析能力来举一反三,了解题目的内涵来解题的。因为很多内容和概念实际上是相通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文字来表达而已。比如,心理学和社会学相通,社会学和政治学相通,政治学和经济学相通,经济学和金融学相通,金融学和商业管理相通,商业管理又和群体心理学相通,我们又回到了心理学的基础。实际上这个逻辑可以不断连接,你可以连接到逻辑学,逻辑学又是所有科学,工程学,数学和哲学的基础。 下面引用一段我很认同的哲学观点。 C.R.Rao 在《统计与真理》书中阐述: “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 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 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为什么说锻炼分析复杂的能力有时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这就延伸出了学习到底是什么的内涵?它可以被看成是记忆,理解,复习,举一反三和最终的综合分析能力。想要提升最后的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怎么科学的提升学习和记忆效率,认识自己的大脑功能才是提升学习和分析能力的关键。 如果你考试的时候只是想学习来通过考试,而不是思考学习背后的内涵,提升你的学习科学方法和分析能力,那么你的学习效率也许会进步的较慢。你可以试着快速理解要考试科目的内容和概念,然后依赖你早年积累的分析能力来解题,然后慢慢的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你就会慢慢感受到为什么分析能力和简单的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我自己就是在积极的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只花大约不到一半的时间在学习必要的功课上,然后用分析能力来解题,如果你的分析能力够强大,解题过程也是不会有问题的。 当然,任何方法都有局限性,以上这些方法比较适合文科的专业考试,如果是复杂数学题目的话也许效果会不大明显。因为高等数学比如微积分,它需要了解的背后信息和逻辑会更多,所以解题起来会更加棘手。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哲学,宗教和科学的基本关系

我自已从小因为对世界有强烈好奇心就比较喜欢阅读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哲学,宗教,看了些这方面的书。其实如果智慧到了,不管你信什么都区别不大,从人类文明发展来看,哲学和宗教也许是一起发展起来的,后来才有数学和科学理论。哲学研究了解宇宙和人类文明进化的真相,尽管也没有能够完全了解,现在是物理学接管了这方面的研究。基督教由于涉及神的概念,这是一种抽象的,所以不好用科学方法证明,不知道真相与否?我个人为不可知论者。哲学和基督教信仰以目前普通人的想法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这都是一般信徒的想法,需要开发智慧来区别对待。在我看来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就好像数学抽象符号,不管你怎么用,它可以代表不同理论的内涵。简单来讲就是你不是通过文字来了解这个世界的,而是通过抽象,智慧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圣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基督教内部之所以有很多争论,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看懂这本书。里面的文字不能以表面意思来解释,它涉及预言和成就,这些内容都有很多抽象和隐喻的理解。学宗教的建议多看看哲学书,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多数西方哲学家都有宗教背景,但他们也渴望对宇宙真相了解的更多,所以做了很多科学研究,后来就发展出科学和我们现在的世界技术等等。我认为除了西方希腊派哲学,也可以看看中国和印度派哲学,因为这些曾经都有灿烂的文明历史。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现代的年轻人为什么很迷茫?

我去,能不迷茫吗?外面诱惑那么多,自媒体上天天都能看见有人很容易就成功,暴富。自己却是屌丝一枚,每天面对一堆鸡汤,越喝越堕落,也没看见有多少改变。互联网大佬工程师内部每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给你下迷魂汤,也就是当代控制大脑注意力的精神鸦片,它让你慢慢上瘾后被手机智能算法绑架,成为低头族。部分有理想的战士们还在拒绝享受这鸦片的奋斗路上,每天想着怎么控制自己的行为,腾出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打通任督二脉什么的,这样的话学习速度就可以像火箭一样蹭蹭的往上冲了。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驯服互联网工具这个猛兽呢?我还在坚持着,每天靠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来抗衡强大的智能算法对我的行为分析和控制。 再来看看通货膨胀,政府通过量化宽松发行货币导致物价上涨,但是普通的屌丝们工资并没有涨,房价是个硬伤,除了房租再加上一些基本吃喝玩乐,网上p2p平台的借债,估计很多人是入不敷出吧。如果你有点闲钱,懂得理财和投资,也许可以抗得过通胀,否则注定是资本主义的蛀虫,没有什么希望。 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很快会抢走大部分人的体力工作和一些可以具体化步骤模拟的工作,到时候社会基本福利就会出现,很多人可能会彻底沦落到宅在家里拿着政府的福利,喝着可乐,啃着汉堡,像孤魂野鬼一样游荡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人类通过哲学来思考这个世界,寻找所谓的生命意义,想想看被社会淘汰的你会过个怎样的人生,生命是否还具有任何意义? 那些使用人工智能的菁英们通过操纵智能算法把自己进化成与我们不太一样的人,不知道要怎么定义他们,总之是不一样。他们几个人通过超级电脑也许就可以控制整个城市,俗称超级大脑工程。古代的宗教祭祀们通过了解天气变化规律预测洪水来迷惑无知的信徒,让他们相信我们就是神所拣选的人,他们不让百姓阅读经文,但他们自己却可以阅读和随意解读里面神的旨意,这些都是特权和控制术。纵观古今,想想看未来掌握超级智能的这些人会拥有什么样的权利? 最后,说点有用的鸡汤吧!对于一般屌丝而言,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绝望,解决之道也很简单。学学菁英们的思路,开赌场的人是不会自己赌博的,开发上瘾产品的人是不会让自己上瘾的。看看他们都读什么书,有什么生活习惯,学学哲学,心理学,投资,数学逻辑等等。只要坚持不懈,你也有成为菁英的可能,阶级固化是不存在的,成功在于你的努力和智慧,光努力还不够,还要有智慧。比如科学的了解自己的大脑,怎样才可以快速有效的学习,怎样发展智商,情商,怎样做好人生重大决策等等,这些都是过好一生的底层心法,学会后会无往不利。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你为什么对外界总是很敏感?

问题不在于敏感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彻底了解敏感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一步步出现的?人类心理问题其实挺复杂的,需要你打坐静下心来一步步深层次的来发掘问题的来源。事实上,犹如佛经上讲的,人类的最大问题在于不了解自己,也就是所谓的无明,就是不理解世间无常的真相。比如,你看水真是水,但是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来看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而且科学也一直在推翻以前的发现。你要做的是应该先看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来了解一下人的心理活动到底是怎么来的。比如你的敏感来源,它也许来自于你的性格,但是性格又来自于环境,环境来自于家庭,家庭来自于童年成长。讲到这里,绝大多数成年人的性格缺陷都来自于童年的成长记忆,好和坏的都会对未来形成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在道德面前控制住自己罢了,深度患者控制不了的就会变成精神病人,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遗传DNA也会影响你的后天性格和身体健康,你天天熬夜导致精神衰弱也是个很重要的迹象,我发现很多天天喊焦虑的人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睡好觉,经常熬夜。还有就是饮食问题,应该多吃些清淡的,五谷杂粮类有能量的食物。适当的运动也会让你精神上感觉良好。总之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个很复杂的现象,你自己应该要一步步尝试着发现问题的点到底在哪里?以上的方法我自己都尝试过,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在熬夜上,只要把觉睡好了,什么困难都好说,有了清醒的头脑后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应付的过去,天塌下来也不怕,大不了去另外一个世界再潇洒一回! 所以,面对世上任何难题你得先有相对应的学问,比如学学心理学和佛学,然后再一层层的解剖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可悲的是很多人只能看见问题的表面现象。 最后,改变认知很重要。人对好坏的定义是受传统价值观影响的,比如多数人认为好的东西是要有钱,性格开朗,受过高等教育,长的帅,积极正面的心态等等。反过来说,敏感肯定在这个社会普遍价值观来说是不好的,人又是群居动物,所以很容易让自己有这种因为我有这个别人认为不好的东西,所以我要做出改变的感觉。实际上,心理学也讲这个,如果你自己告诉自己其实我需要敏感这个东西,它有时候会保护我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因为敏感怕别人在背后议论,我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把工作做好,这不是敏感的好处吗。只要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好处还是很多的,你的世界也会变得好起来,这就是对自我认知的刻意练习来改变自己的刻板观念。 佛经还讲无常,也就是说就算你改变了,那又能怎么样呢?人生就像演电影,你过了这个你自以为的坎,下一次还会有闹心的事情出现。所以保持心态稳定,凡事往好的方向去想是很重要的,佛家把这个状态叫禅观,就是用心去观察世界万物的变化而自己却不受影响,从而开发出智慧来。当然,这都是大师们的境界,凡夫俗子是很难做到的。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怎样改变自己的阅读境界?

早年每当我阅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它意味着可能改变我的思维,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启蒙,又或者是一些理财思维的转变等等,我内心就会产生崇拜作者的强烈感觉,觉得这写的真是太好了,它让我在阅读中得到了精神的愉悦。成年后随着智商和阅读经验的升华,这种感觉会变的慢慢减弱,原因在于虽然作者付出了时间和智力劳动创作了这本书,但是我自己也付出了对等的努力来阅读这本书,我的时间也投入进去了,我很强调我们要了解时间的妙用,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有时候比赚钱还重要,生命是有尽头的,我们每个人通过小概率事件来到人间只活一次,这是何等的价值啊。所以说,我和作者付出的应该是对等的,我有的只是感恩,没有崇拜心态。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怎样看清事件背后的本质?

所谓的本质也不是本质,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决策是个优化的过程,没有真正所谓的真理。我建议学哲学,哲学就是不断的问自己这个世界比较本质的问题,很多人说学哲学不赚钱,这是错误的理解,你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判断做正确的决策来赚钱的,比如股市。哲学训练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和决策相关。还有就是对信息要敏感,深入多问几步,而不是在表明内容做文章。信息论学的就是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量化的过程。比如人类都在尝试了解我到底是什么,你问小孩,他们有简单的解释,大人有大人相对复杂的解释,你问科学家,他们的解释就深入些,你问哲学家,他们也许会更深入,我牵涉到自然,物理,生物,进化,神学,佛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解。你的学问越大,你对我的了解就越深入,这就是每个人对某个特定信息的了解和敏感度不一样而导致了认知不同,延伸到决策和最后的结果。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My complete web development experience guide in a nutshell

Your browser is not able to display frames. Test your embed code here Embed This Image On Your Site (copy code below):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

美股长期价值投资基本估值方法

1。Fed美联储利息和银行利息 ≈ BOND债券利息和每股收益率的关系 股票每股大概价格=每股收益/公司的债卷利息。假设每股收益为3,本公司债券利息为 6%,3/0.06=$50, 那么每股价格为$50。 债券利息被银行利息影响。银行利息被FED美联储基准利率影响,如果银行利息低,公司容易借钱,那么债卷的利息也低,反之亦然。 因为债卷的利息低,公司的盈利就高,那么每股收益相对也高,股票价格就会高,反之亦然。 股票可以看成是变相的股权债卷,通常回报率要比债卷好点。 长期利息优势应该是公司内部的竞争优势和产品主导,而不是FED美联储的低利息政策导致的。 2。 计算未来几年的现金流折扣获利能力,网上找这样的公式来计算。 3。计算股东权益报酬率 ROE/return on equity=(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 4。目前每股市盈率都很高,平均有40倍左右,意味着你要回本至少需要40年时间。这与过去的15-20倍市盈率股票购买标准有很大的区别。建议尽量购买市盈率较低,稳定的,具有防护城优势的公司。 5。推荐阅读巴菲特教你读财报的书,里面大师对数字背后的内涵有独特的解读,通过数字就可以大概了解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

Share Button
Continue reading